滚滚科普 | 国宝三千问之大熊猫排黏
大熊猫的排黏是比较有规律地排出肠道粘液,是大熊猫适应吃竹子所特有的生理现象,简称排黏。这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普遍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圈养条件下,除哺乳期幼仔外,几乎所有吃竹子的大熊猫都有排黏现象。但大熊猫排黏时确实又表现出一定的痛苦和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并发其它消化道疾病。
排黏原因
大熊猫排黏的原因和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者认为,也有迹象表明,这与该物种的食性有关。众所周知,大熊猫主食竹子,但它又是食肉动物,具有的是食肉动物的消化器官和生理特点,如肠道较草食类的短,缺乏消化植物性食物如竹子的酶类、微生物类和相应的生理功能。同时大熊猫又有其自身的消化道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如大、小肠管径几乎无明显区别,亦无明显界限,俗称直肠子;无盲肠;消化道密布大量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食物在胃内分层排列明显;食量大(日可净食竹子15公斤左右),排泄快(进食后8~10小时即被排出)等。但数百万年后的今天,大熊猫演化成为了以竹子为生的大型素食者,这势必使它在消化道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各方面发生重要的适应性变化。由于大量的、尖而硬的竹子食物频繁地通过消化管而排出体外,必然对肠壁造成较大的损伤。因而在长期的生理适应过程中,在大熊猫的消化管壁上,进化产生了特殊的黏液腺(食道、胃幽门部、小肠)和杯状细胞(空肠),能分泌大量粘液来保护其消化管道,有其组织学基础。粘液的功能是加固竹子粪团形成,被覆在粪团表面起遮盖和光滑作用,使尖硬的竹便易于排出而不致对肠壁造成机械性损伤。
当大熊猫采食大量竹子时,对肠壁所分泌粘液的消耗量较大。而在圈养条件下的大熊猫,人工给予了较多的精饲料,竹子采食量大大减少,有的甚至一点不吃,因此对正常量分泌的粘液消耗减少。多余的粘液滞留、粘附在肠壁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肠管的急剧运动,将连同部分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一起排出体外。同时造成肠粘膜一定程度的损伤、出血,动物出现腹部不适等表现。
排黏表现
大熊猫排黏不分季节,全年均可见。有时见于排粪末尾,单独排出少量粘液;多数情况下动物经过一段痛苦过程后,排出较多的呈摊的蛋清样粘液或呈猪板油状的黏液团,有时夹有一定量的血液,使粘液团颜色变深,呈黄褐色、淡红色或暗红色等。
不同个体排黏的间隔时间不同,但同一个体排黏的时间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最短的间隔为3~5天排一次,最长的间隔为一月排一次,一般间隔为1~2周。每次排黏一般为一次性排完,但也有持续1~3天的。每次排黏量10~200g不等。
排黏前,动物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呻吟,蜷卧不动,精神不振,进食缓慢,食欲减损或拒食,大、小便无异常。排黏头天或前一餐动物各方面表现正常。粘液排出后,动物很快恢复常态,精神、食欲、活动等转为正常。
个别动物可将排出的黏液吃掉。也有个别动物排黏后出现短时拉稀,或并发肠炎和出血性肠炎等症状。
号外~号外~
《看熊猫》杂志新鲜出炉啦~
《看熊猫》是一本以大熊猫命名的杂志。里面有萌萌的大熊猫,也有关于熊猫的科普知识,是一本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
订阅方式:长按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选择购买。
来源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博
文章仅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